维度

  曾经设想在一个静谧的午后,暖阳铺照大地,河水中泛着粼光,伦敦桥边,咖啡馆旁,喝着咖啡的场景。《冲上云霄二》第一集就出现了类似的场景。这种生活,优雅而恬静,确实令人羡慕。也许这些只是表象,也许像 skins 中那些泛滥着欲望的场景才是主流,但是依然不能替代我的感受。有如《再别康桥》的意境。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Quietly I wave good-bye;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前段日子才在电视上听闻英国王妃生了一个男孩,心里想着在与封建时代相去甚远的今天,英国王室的存在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我自然联想到一则新闻,一位记者问城建局人员一处建筑属不属于违建建筑时,那位城建局人员就说,那处老建筑属于“历史违建”建筑,记者便顺着问了一句“历史违建不属于违建吗?“,当时觉得好笑,加了历史二字就不是违建了吗?忘记城建局的人员怎么回答了,但是记得他答得滴水不漏,让记者无处刁难。顺着思考,便有所谓原罪的问题,历史的政治法律缺陷带来了原罪,而到了现在原罪难道就成了无罪吗?黄光裕的案子给了人们很大的警示。回到英国王室,虽说是王室,但其实也只是一种象征,没有实际的政治意义。所以,其所谓封建的性质也不复存在,固然可以称之为”历史封建“了。但是,它的存在也确具有当代意义。正如新闻接下去又讲的,估计英国王子的出生将给英国带来几亿的经济拉动发展。经济的驱动背后是更大的意义所在。也正是很多中国人目光所难以触及的。经济有时候不仅仅是经济。有时候也是文化。这就是我觉得的神奇的地方。英国王室代表了英国一种贵族的文化,跟整个国家的品质,给人的优雅而恬静的感觉,似乎就是息息相关的。
  下午翻了翻以前的读书笔记,突然翻到了一篇《从富强到文雅》的笔记。文中说,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贵族时代,分别是,西周的氏族贵族时代,魏晋南北朝的门阀贵族时代,清朝部落贵族时代。但是这些时代都一一没落了,辛亥革命将中国的”贵“扫掉了,1949年后,”富“被扫掉了。而今,贵族精神在中国不复存在。象牙之塔瓦解和逍遥精神消失使得社会生活习俗,语言以及审美趣味都趋向粗鄙化。人们富了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办,缺少了精神引导。而这种精神就是贵族精神。
  所谓贵族精神,文中写到,是经由少数人将绝大多数普通人创造的物质财富加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比较精致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观念和生活品味。这是我们人类的精华。而它的缺失将是人类精神的高度缺失。举证这种缺失,中国的例子数不胜数,所谓炫富的行为存在便是很大佐证。记得在TED,杨澜演讲中,讲到炫富行为时,台下一片茫然的表情。不得不说这其实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种异乎寻常的病态表现,自然不会得到普遍的正常反应。反观英国,封建制度虽然”名存实亡“,但是王室的贵族精神却依然引领着国家的社会风潮,甚至可能成为富人的一种行为规范,生活方式。
  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然后自上而下的维度。
  大多数人参与制造的物质财富到了极少数人的顶端形成一种贵族精神再至上而下的扩散形成行为规范。使得社会常态化发展。这当然可以给很多诸如像我的中国人以羡慕之情,但是中国的路该怎么走,领导人也似乎该思索。正如背了许久的政治课本中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该怎么去取精去糟这注定将困扰着转型期社会的上层领导者。
  从另外一个维度去思考。
  最近一直用photoshop做图片,这突破了我以前对图片的理解。我以前认为的,一张图片就是一部分一部分画上去的,正如我的外甥女经常在本子上按指示一部分一部分涂颜色。但在photoshop中,一张图片其实是用很多个图层叠加去制作的。它再不是我寻常认为的二维的平面,而已经是一种立体的存在。尽管最终出来的效果看起来像是一部分一部分画上去的。
  而对于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并不是由很多方面组合而成的,而是由如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叠加而形成的组合体,它不是一个平面的存在,而是立体化地存在着。至于叠加后的效果是什么样的,这个估计只有尝试后才知道。就像我整天无聊在某一个图片上拉一个渐变或者加个背景或者其它,只是为了看看最终效果。我觉得人心也是如此的,可能不是鲜明的快乐与悲伤与其他的组合,而有时是快乐与悲伤与沮丧的叠加。又或许不是吧。

  试着从不同维度去看问题,也许问题就会不一样。